泸州老城图书馆发展历程


泸州图书馆事业开发较早。据《水乐大典》载:“宋政和年间(公元111-1118年)泸州已有以收藏图书为主的‘震章阁’;绍兴四年(公元1193年)吴公总迁震章阁于‘兖秀堂’;嘉秦二年(公元1202年)王公大过,撤‘兖秀堂’前后室,独存其堂,刻其家藏御书于左右壁,东庑为书籍库”。

01.jpg

《永乐大典》又载:“埠民堂在泸州小厅西隅,旧为震章阁,王功勋藏御书于其中震章楼”。

1921年杨森驻防泸州时,川南道尹卢作孚采纳萧楚女的倡议,在泸州县城内治平寺建立了报刊阅览室,俗称“白塔寺图书馆”,即泸州早期的公共图书馆。用“牛捐”1200元(银元)作为常年经费,并通过募捐的形式,购置了价值3000元(银元)的图书,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10余万册。

1923年白塔寺图书馆与泸县政府教育科图书馆合并,成立泸县县立图书馆;1930年,泸县教育局以局购 图书的方式,在慈善路设立通俗图书馆;1941年2月,于泸州中城公园内改建图书馆,委杨叔良为图书馆馆长,用18000元购置各类图书3800余种,期利18种,报纸12种。

1938-1945年,即抗日战争期间,泸州多次遭到日本飞机轰炸,1939年9月11日,日机36架轰炸泸州,泸县图书馆毁于战火,荡然无存。

1948年,图书馆被青年军强占,图书阅览活动中断。

1949年,泸县图书馆并入人民教育馆。泸县政府批示:“可就民众教育馆书报室为图书馆址,着即开展工作,以供民众浏览”。解放前夕,泸县民众教育馆只残存图书几千册。

02.jpg